國際最新防癌指南出爐
兩大策略 終身防癌
作者:林慧淳
出處:康健 第119期 2008/10/01 出刊

 
 

 

 
 

這一次,我們不再提出10步驟或8絕招,因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院發布最新的防癌指南,只有兩大關鍵策略。只要能做到,你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。

 

 因應全球都市化、工業化造成罹癌愈演愈烈的變化。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(WCRF)和美國癌症研究院(AICR)繼1997年出版第一份報告《食物、營養、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》後,10年來首度更新防癌指南,提出了比一般專家更震撼確鑿的警告。
綜觀厚達600頁報告,以「拒絕肥胖」和「選對食物」為主軸,提出權威建議。統計顯示,環境因素固然是致癌主要影響變項,但可喜的是,只要我們願意改變生活型態,現在開始都不晚。

策略1 嚴格要求:拒絕肥胖
研究證實,體內脂肪過多會增加罹患6種癌症的風險,包括大腸癌、食道癌、胰臟癌、腎臟癌、子宮內膜癌和乳癌。並且罹患膽囊癌的風險也可能較高。
這是因為體內脂肪會刺激人體多種荷爾蒙增生,進而增加罹癌機率。
新版報告中,專家特別重視肥胖預防及身體活動,並提出4項實踐法則。

拒胖實踐1:盡可能保持纖瘦,BMI維持在18.5~20之間就好
儘管身體質量指數(BMI=體重(公斤)÷身高(公尺)平方)在18.5~24之間都算正常,但專家認為,不只要「不過胖」,更要儘可能維持纖瘦。從小開始控制最好。
報告中建議家長要注意孩子從童年到青春期的體重增長,21歲時的BMI應落在正常體重的低端18.5,並且此後就要避免體重和腰圍增加。
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也建議台灣人,將BMI控制在18.5~20之間最恰當。

拒胖實踐2:每天中度運動1小時,強度運動半小時
中度運動的強度相當於快走。專家建議,除了每天最少應有30分鐘的中度運動之外,時間更長、強度更大的身體活動例如跑步網球,更有益健康,不僅因為活動有助於維持體重,更有證據顯示,體力活動本身就可以減少罹癌風險。
因此專家強調,依照個人的體能適應程度,循序漸進,最好可達到每天1小時的中度運動,或是30分鐘的強度運動,如果工作、家務、休閒活動的強度足夠,均可列入計算。

拒胖實踐3:拒絕高能量密度的食物
能量密度是指每100公克食物所含的熱量,如果高達225~275卡就是高能量密度食物。
報告中特別點名,應減少含糖飲料、速食,以及僅提供能量而缺乏其他營養的加工食品。
不過堅果等天然食物熱量密度雖高,所含的植物油卻是良好的營養素來源,不列入這項限制。

拒胖實踐4:哺餵母乳至少6個月
報告首次將哺乳列入建議項目,證據顯示,持續性的完全的母乳餵養,對母親和孩子都有保護作用。母親可減少乳癌風險,而孩子長大後也較不易超重,從小時候就開始預防肥胖,也就避開癌症的威脅。

策略2 明確要求:選對食物
飲食不均衡和錯誤的食物選擇會增加罹癌風險,專家有3個建議:

飲食建議1:多植物少動物,但不是指吃素
攝取較多富營養素和膳食纖維的植物性食物,可預防各部位的癌症,並且它們的能量密度低,可預防體重增加,避免肥胖。
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執行長也高舉蔬菜水果含有的植物生化素(Phytochemicals)的重要,包括增強免疫力、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、促進癌細胞凋亡、阻斷癌血管增生、抑制癌細胞分裂訊號的傳遞及抗氧化等作用。但他強調,並不是倡導傳統所謂的吃素,「市面上很多素食是加工食品,吃不到天然植物,」他搖頭說。
吃肉的種類和食用量都要限制,紅肉和加工肉製品是某些癌症的原因。此外,含大量動物脂肪的飲食,能量通常相對較高,導致體重增加的危險性也增加。
因此報告對於植物性和動物性食物都有建議:
■每天至少吃5份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,色彩儘量多元。
■牛、羊、豬等紅肉每人每週熟肉攝取量應少於500公克,煙燻、醃製、防腐劑保存等加工肉製品儘量少吃。

飲食建議2:減少鹽分攝取
研究顯示,鹽和醃漬食物很可能引發胃癌,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是肝癌的原因。因此專家建議,避免鹽醃或鹹的食物、避免用鹽保存食物、限制攝取含鹽的加工食品。
並且整體來說,每人每天鹽分攝取量必須小於6公克,約等於2.4公克的鈉。
此外,發黴的穀類或豆類不可食用。
專家特別警告,廣東鹹魚被認為可能增加罹患鼻咽癌的風險,食用時應注意。

飲食建議3:不需用健康食品防癌
現有研究證據顯示,高劑量營養補充劑可能有保護作用,卻也可能誘發癌症。報告指出,通常是在某些特定族群中的研究,營養補充品才能預防癌症,若廣泛使用於一般人,恐怕會造成副作用,這其中的益處和風險很難衡量。因此專家建議,最好的營養來源是食物和飲料,不必用健康食品防癌。
這份報告也特別叮嚀癌症病友,不必特別採行和一般人不同的飲食或生活習慣。除非合格的專業人員提出不同意見,否則這份報告的建議也適用於癌友。
版權所有,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。

 
 
   
 

 

預防、治療靜脈曲張 有方法
作者:朱芷君
出處:康健 第118期 2008/09/01 出刊

 
     
 

 

 教書已經10年的洪老師,每到下午小腿就會浮腫、不舒服,最近更發現皮膚表面浮現明顯的「藍色蜘蛛網」,她知道自己也被老師的天敵——靜脈曲張纏上了……
據統計,台灣約有25~40%女性罹患程度不同的靜脈曲張。
除了影響外觀,靜脈曲張會讓腿部浮腫、痠痛不適。病情會隨時間、年齡惡化,如不適當處置,甚至導致皮膚發炎、潰爛。最好及早開始保養預防,才能以健康有力的雙腿,走長遠的教師生涯。

治療停看聽
目前靜脈曲張的療法很多,也各有優缺點,「有些醫院為了力推自費的雷射,把傳統手術說得一無是處,」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兼任主治醫師、琳安靜脈曲張治療中心院長王志軒不以為然地說,傳統手術是大、小隱靜脈引起的靜脈曲張的標準治療方式。雖然手術中組織破壞較近年興盛的血管腔內閉合治療為大,術後可能有較多疼痛或瘀青,但針對嚴重且複雜的靜脈曲張,手術較能處理根源、復發率低。
「最好做詳細的鑑別診斷,包括靜脈功能及血管超音波檢查,再根據病變靜脈的位置、口徑及深度,融合各種治療模式,效果較佳。」王志軒認為,每個人的病因,健康狀況、異常靜脈的位置和尺寸不同,輕微的可能只需要保守療法如穿彈性襪,嚴重的可能就需要根除性療法(見120頁表)。
彈性襪屬於一種壓迫治療,藉著壓力促進靜脈迴流,減少血液鬱積,避免病變血管繼續擴張,兼具預防與治療的功效。
彈性襪分成非醫療級及醫療級。非醫療級彈性襪,主要是以丹尼數(den)為單位,愈高愈緊:
■70丹尼以下:適合年輕、還沒出現靜脈曲張症狀、需要經常久站的人,做為保護。
■140丹尼:有輕微靜脈曲張現象,腿部會浮腫疲勞的人,有緩解的效果。
但非醫療級的彈性襪並沒有顯著療效,如果靜脈曲張的症狀較嚴重,或要避免治療後復發,最好購買醫療器材等級的彈性襪(標示衛生署醫器輸字號)。醫療級彈性襪的壓力值是以毫米汞柱(mmHg)為單位,分為4級,壓力值比一般彈性襪高出許多(最低為18~20mmHg,約相當於280丹尼),且壓力是由下往上遞減,而不是整雙相同,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,維持腿部舒適。可請教醫師,選擇適合自己的壓力值、尺寸及樣式,按說明正確穿著。

這樣做,遠離藍色蜘蛛網
「保養做好,能減緩靜脈曲張惡化的速度,也能預防復發,」王志軒提醒。好習慣包括:
■少穿高跟鞋、蹺二郎腿。必須長時間站立的人,可在鞋內加上抒減壓力的足跟墊。
■走路、游泳、騎腳踏車、打高爾夫等運動,有助腿部肌肉規律的收縮,促進靜脈及淋巴的回流,預防靜脈曲張。但如果已有明顯靜脈曲張,或運動後腿部異常腫脹、痠痛,建議運動時穿著適當的醫療用彈性襪。
■利用空檔舉起腿部,最好高於心臟15公分,一天3~5次,每次至少5分鐘。
■高溫會讓靜脈曲張更嚴重,避免泡溫泉、洗熱水澡過久。夏天時,可用冷水沖腿部降溫。
■減重:過重會不利靜脈回流,儘量維持正常體重。
■戒菸:抽菸會破壞靜脈內壁構造。
■治療便秘:便秘會使腹壓升高,加重靜脈曲張。
■睡覺時在腿部下方放置墊子,墊高腿部約15公分(胃潰瘍及胃酸倒流的人除外)。
■腿部按摩:以指腹和手心的力量,由下往上,從腳踝→小腿→膝關節周圍→大腿,輕輕按摩,可放鬆肌肉、減緩痠痛,促進血管周圍淋巴腺活絡,但禁止在已曲張變形的靜脈上按摩,可能使靜脈受損或潛在血栓異位。
■繃帶冷療:將浸水冰過的彈性繃帶(需含較高棉質、可吸水者),由下往上螺旋狀包紮雙腿,到繃帶回溫後取下。
■簡易體操:
1平躺,雙腳併攏舉起,做踩腳踏車動作,約1分鐘。
2.坐在椅子上,抬起腳踝,同時往外畫圓20次。
3.站好,單腳離地以腳尖畫出8字,兩腳各做10次。

不想多花冤枉錢?非看不可的靜脈曲張治療比一比
靜脈曲張療法愈來愈多,大部份是自費,價差可能上萬。瞭解你的「蜘蛛網」是哪一型、做好功課,才能對症治療,減少復發。

大、小隱靜脈系統造成的靜脈曲張治療
傳統隱靜脈剝離手術
治療原理:在腹股溝或膝窩做切口,將受損靜脈接近深部靜脈處結紮,再以器械將受損靜脈抽離。
手術時間:1小時
麻醉方式:多採取半身或全身麻醉(經驗豐富的醫生可在超音波引導下以局部麻醉,術後可立刻下床,風險較低)
傷口:3~5公分
恢復:瘀青,傷口疼痛
併發症:對周邊軟組織或神經破壞性較大,可能會使神經受損,但比例很低。
費用:健保給付

 

 靜脈腔內閉合術
治療原理:靜脈插入針頭後,將導管引入血管內,藉由雷射或射頻能量使曲張靜脈閉合
手術時間:半小時
麻醉方式:局部麻醉
傷口:幾乎無傷口(針孔大小)
恢復:瘀血少、疼痛少,不需住院
併發症:少
費用:自費(4~6萬元不等)

小型靜脈造成的靜脈曲張治療
微創靜脈去除術
治療原理:以特殊器械,經針孔去除局部靜脈
適合血管口徑:3~5毫米
位置:局部靜脈曲張。但不建議接近神經處、足踝及腳背
麻醉方式:局部麻醉
傷口:針孔,<2毫米
併發症:瘀青
費用:視範圍而定。可完全清除。

 

 靜脈血管注射(硬化劑治療)
治療原理:將硬化劑注射到曲張的靜脈,破壞血管內膜,使其萎縮後消失
適合血管口徑:2~3毫米
位置:較深的蜘蛛狀靜脈曲張
麻醉方式:局部塗抹麻醉劑
傷口:無
併發症:色素沉著、過敏
費用:視範圍而定。可能需要一次以上治療。常與表面雷射合併使用

 

 皮膚表面雷射
治療原理:利用雷射能量破壞異常靜脈,使其分解
適合血管口徑:<2毫米
位置:蜘蛛狀靜脈曲張
麻醉方式:局部塗抹麻醉劑
傷口:無
併發症:皮膚反應
費用:視範圍而定。可能需要一次以上治療

 

 
 
   
 

 

   

中華技術學院網頁製作 版權所有 © 2008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b 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