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美食街,怎麼吃最健康?  
     
 

不論逛街購物或就醫探病,在美食街用餐機會增加。多國料理、數十種餐點,怎麼吃才健康?

近幾年,集合餐飲店家及多國料理的「美食街」不斷擴張版圖,不止攻佔百貨公司、量販賣場,連

大型醫院的餐廳也改頭換面,以美食街的方式供應餐點,一般人逛街購物或就醫探病,就近在美食

街用餐的機會增多。美食街提供的料理多達數十種,選擇太多反而令人無從選起,更不用說自己搭

配健康的飲食組合,還要避開高熱量、高油脂的陷阱。

 

炒飯比炒米粉、炒麵好

在美食街用餐,好處是餐點多元化,但壞處是一家店接著一家店,可能引誘人連吃好幾家,和逛夜

市吃小吃一樣,往往超過一餐需要的份量,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。再者,美食街的餐點

最大問題是油脂偏多,油炸食物不少(炸豬排、天婦羅、炸蝦捲等),但蔬菜量卻很少(纖維少)

。業者搭配的套餐多數不均衡,有些肉類太多(蛋白質超量),例如焢肉飯+餛飩湯(大塊肉+絞

肉),有些則缺少主食(麵、飯、冬粉等),只有蛋白質,如蚵仔煎+豬血湯,並且普遍蔬菜只給

幾片葉子,離一餐1~2碗蔬菜的建議量相差太遠。

 

如果細看各國料理,台式不健康的餐點偏多,充斥炸、煎、炒等菜色,像是雞捲、蝦捲、蚵仔煎、

炒飯、炒麵、炒米粉等,油脂量都很高,最需小心。「炒米粉的含油量尤其驚人,是炒飯、炒麵的

2倍,但大家多半誤以為炒飯會比炒米粉油」三軍總醫院營養師周秋燕指出。 她曾經輔導醫院附設

的美食街業者,實際看過各類中式小吃的料理過程,發現米粉很會吸油,而且商家為了維持口感的

Q度,及避免米粉粘黏一起,必須多次拌油。炒飯相對炒米粉雖然含油量低一點,但一盤炒飯的份

量通常很多,有2碗飯以上,超出一般人一餐 1~1.5 碗飯的需求量,因此兩人分食比較適合。至於

中式炒麵習慣使用含油量多的油麵,再加上用炒的烹調方法,也不宜經常食用。

 

包子餃類隱藏高油危險

除了台式料理之外,港式點心也被營養專家點名含超量的油脂。例如油炸酥皮的點心(叉燒酥、腐

皮捲等),及各種包餡的餃類包子(燒賣、小龍包、湯包等)。餃類、包子除了內餡的肉脂肪比例

可能比較高之外,為求口感,有些商家會在餡料中額外再拌入油,因此,油脂比例可佔總熱量的

70%以上(一般建議飲食的油脂比例佔總熱量的30%以下),「小心你吃的是『油包』而不是『湯

包』,」隱藏看不見的油更可怕,許惠玉提醒。除了油多不健康,美食街許多料理口味比較重,而

且很多套餐附贈紅茶或汽水,也會攝取多餘的熱量及不必要的糖分。

 

越式、泰式料理相對較健康相對於台式或港式料理油滋滋,越式和泰式料理多水煮、涼拌等烹調方

法,用油量少,熱量及油脂量相對比較低,比較健康。而且越式料理口味清淡,泰式料理利用各種

香料增添風味,比起韓式或日式的醃漬小菜辣或鹹也來得好。辣或鹹的小菜缺點是口味重,且鈉含

量也偏高。不過,沒有哪一國料理全然健康,像越式料理的炸春捲,及泰式料理的鳳梨炒飯、月亮

蝦餅,及加了椰奶的泰式咖哩等,也都屬於高油食物,少吃為佳。總結來說,「從各國料理中選湯

類、鍋類、水煮類、涼拌類,相對就比較少油健康,」許惠玉建議。

 

慎選套餐組合

美食街商家為了促銷而推出的套餐組合,多數搭配得不太均衡,而且多元性不足,台大醫院營養師

翁慧玲認為。她建議點餐時,無論自己單點或點套餐組合,掌握簡單搭配原則:主食(麵、飯、冬

粉、板條等)+蔬菜+蛋白質(蛋、豆腐類、魚或肉等),這樣大致可以達成均衡。例如焢肉飯+

餛飩湯套餐,有大塊焢肉又有餛飩裡的絞肉,蛋白質太多了,卻缺少蔬菜,如果改點焢肉飯+青菜

湯(蘿蔔湯)的組合,會比較均衡。為了補足蔬菜量,有些人在美食街用餐會加點燙青菜或是生菜

沙拉,不過要注意,淋在上面的滷汁或沙拉醬含油多,往往將蔬菜變成不健康的料理。董氏基金會

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,很多人誤以為燙青菜很健康,但如果上面淋的是滷肉(肉燥),那這一道

菜的含油量和炒青菜差不多,可是青菜燙過之後,營養素流失比炒的更多,這樣還不如吃炒青菜,

反而可以留住較多營養。除此之外,泰式涼拌木瓜絲及韓式的涼拌海帶芽、紅白蘿蔔絲、小黃瓜等

,油含量較少,又可以增加蔬菜量及纖維量。翁慧玲認為,如果你不常在美食街用餐,例如一個月

才光顧一次,也很少外食,那偶爾吃一頓油超量、不均衡的料理,無需內疚。但如果一星期數天都

在美食街打發中餐、晚餐的人,請在點餐之前想一想均衡搭配的原則,跳過高油高熱量的紅燈料理

,並設法點一、兩道青菜,可以為自己降低許多飲食失調的風險。

 

美食街紅燈料理大公開

美食街各國料理中都有高油、高熱量的紅燈食物,一般人最好少吃,飲食須忌口的人更要小心避開

  1. 台式、港式:炒米粉、炒飯、炒麵、酥皮點心、炸蝦捲、炸春捲、夾肉餡的餃類等。而勾芡的

    燴飯或羹湯含油也比較多,最好少吃,台大醫院營養師翁慧玲指出。

  2. 日式:日式炸豬排在豬排外裹一層粉再油炸,吸油量相當高,一客炸豬排飯可能超過 1000卡

  3. 西式:焗烤飯、青醬及奶油義大利麵,再搭配濃湯、飲料的話,套餐組合熱量也可能破1000卡

    ,油脂量超高。

鐵板料理使用大量的油,例如鐵板炒麵有些甚至使用油麵,份量又多,熱量及油脂量都超過一餐所

需。外食搭配原則:主食(麵、飯、冬粉、板條等)+蔬菜+蛋白質(蛋、豆腐類、魚或肉等)

 

醫院病人如何在美食街用餐?

許多醫院設立美食街,方便就醫、探病的人及照顧病患的家屬用餐,也有一部份住院病人不吃醫院

調理的餐點,而由家人到美食街打點三餐。不過,三軍總醫院營養部主任王秀媛指出,多數住院病

人的飲食有限制,例如少油、限鹽,或只能吃半流質食物等,但美食街的料理普遍對病人來說油太

多、口味重,因此並不適宜。王秀媛建議,如果家人必須在醫院餐廳或美食街為住院病人外帶餐點

,最好先利用營養門診或營養師床邊衛教的機會,詢問一餐份量及如何點餐、搭配,例如一碗白稀

飯配上清淡的菜色,「每位病人情況都不同,家人需要掌握病人飲食的建議及限制,再外購餐點,

」王秀媛說。而有些病人受限嚴格,甚至完全無法外食,則必須吃醫院提供的飲食,或家人需費心

依照營養師建議自製三餐,以免不適當的食物加重病人病情或影響治療成效。

 

 
 
出處:康健雜誌 第112期 2008/03/01 出刊    作者:謝曉雲  
 

  (二)、年輕的你,80歲的眼,小心電腦吃掉你的眼力  
     
 

現代人眼睛面臨兩大危機:近視度數深、每天和電腦電視形影不離,眼睛過勞,不到中年就視茫茫

年輕的你如何搶救快速老化的眼?

 

從事保險業的白小姐外出一定戴帽子與太陽眼鏡遮擋陽光,而在電腦前工作每隔一小時,就將目光

移往遠處,或閉眼休息幾分鐘。回家盡可能不開電腦,也避免再度長時間、近距離看書。之所以大

幅改變生活作息和用眼習慣,是因為她才40歲,就罹患白內障,提早老化,有一雙80歲的眼睛。「

醫生說我得了白內障,我實在不敢相信,那不是阿嬤才會有的病嗎?」白小姐到現在還不能接受。

眼睛提早變老,白小姐並非特例,眼科醫師在門診發現,愈來愈多30幾歲,甚至不到20歲的年輕人

,已經出現一般50歲之後,因自然老化而容易發生的眼疾問題,例如白內障、青光眼、黃斑部病變

、視網膜剝離等。

 

多數人過了中年,無可避免老化而使眼睛內的水晶體逐漸混濁,看東西顯得模糊不清,形成「老年

性白內障」。不過,國泰醫院新竹分院眼科主任陳瑩山由門診觀察,不到中年就發生的「年輕型白

內障」比例愈來愈高,這些年輕患者得知病情,也和白小姐一樣覺得「不可思議」,疑惑自己還年

輕,白內障怎麼會找上門?另一種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慢性眼疾,是造成老年人視覺嚴重損

害的主因──黃斑部病變,也在威脅台灣青壯年人的視力。

 

陳瑩山醫師指出,在國外,八成以上的黃斑部病變是老化造成,隨著年紀增長,眼睛視網膜中的黃

斑部位漸漸退化,影響中央視覺,使視野的中央出現盲點而看不清楚。不過在台灣,黃斑部病變的

患者除了老年人之外,還有一群三、四十歲的高度近視人口,也出現黃斑部病變。陳瑩山醫師在過

去兩年就治療了超過40位年輕的黃斑部病變患者,年紀最輕的還不到30歲。最令人憂心的是,才就

讀國小的兒童眼睛竟然就已經老化了,二、三年級的小學生出現視網膜周邊病變與萎縮性裂孔,若

不及早發現治療,進一步就會惡化形成視網膜剝離,嚴重的甚至失明。專長治療高度近視及視網膜

病變的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何子昌指出,近幾年,眼科門診確實發現一些未成年的國、高中生

罹患視網膜剝離,而最年輕的患者只有小學六年級。

 

為什麼有人年紀輕輕卻有一雙「老人目」?

哪些人的眼睛容易未老先衰?你的眼睛比實際年齡還老嗎?

 

高度近視的眼球容易老

高度近視是眼睛提早老化,及導致嚴重損傷視力的眼疾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不到40歲就罹患白內障、

青光眼、黃斑部病變或視網膜剝離的人,許多近視都超過600度,甚至是1000度以上的超級大近視

眼。國泰醫院新竹分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,眼科醫生通常會依近視度數判斷病人「眼睛的年紀」

,近視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患者,不論幾歲,他的眼球都老得比輕度或沒有近視的人快,「已經

是80歲的眼球了!」他形容。

 

而且,近視度數愈深,眼睛愈容易出現病變。例如三軍總醫院眼科部「台灣視網膜病變盛行率與

危險因子研究」發現,近視1000度以上的人,罹患視網膜剝離的比例是一般人的 131 倍。台大醫

院眼科部主治醫師何子昌說,近視超過800度的患者容易從眼睛黃斑部下方的脈絡膜長出新生血

管,造成黃斑部出血或是擋住黃斑部中心,嚴重損傷視力。而台大眼科部在台北縣金山鄉的田野

調查發現,高度近視引起的黃斑部病變是造成失明的主因。

 

因為近視加深到600度以上時,眼睛結構會產生不正常變化,眼球前後徑會增長,因此,高度近視

的人眼球比一般正常人長得胖,容易引起併發症。不幸地,台灣人不但十個中有九個近視,而且,

近視人口裡面更有將近30%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,比例為歐美國家的10幾倍,這也意謂全台灣

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人是眼睛提早老化、容易發生病變的高危險群,如果平日不注重保養,又疏於定

期檢查的話,很可能不到中年就視茫茫,甚至完全喪失視力,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

 

雖然高度近視的人眼睛出現各種病變及失明的風險高,但危機意識卻很低,大多數人並不曉得自己

的眼睛處於高度危險,必須定期檢查追蹤眼睛的健康情況。

特別是曾經接受雷射近視手術,擺脫眼鏡束縛的人,就「忘記」自己「曾經」是近視眼,以為從此

不必擔心視力問題。

 

雷射近視手術無法防止病變

「雷射手術讓近視變成不是『病』,近視的人以為做完雷射就沒事了,反而忽略自己眼睛隱藏的病

變危機,」眼科醫學會理事長潘志勤醫師認為。40歲就罹患白內障的白小姐正是活生生的例子。她

曾經是個大田雞,近視高達1200度, 9 年前,接受雷射近視手術,讓原本不戴眼鏡就幾乎什麼都看

不見的雙眼,一夕間重見光明。她相當滿意手術結果,也以為自己從此不再是四眼田雞,不必天天

費心清潔保養隱形眼鏡。

 

不過,眼前一片光亮的日子並沒有過太久,二年多前,她開始覺得自己看東西又變得不清楚,視線

經常模模糊糊。她第一個念頭就是,會不會當初雷射近視手術沒開好,所以近視又回來了?從發現

視力變差,到被診斷出是罹患白內障,兩年之間她看過四、五位眼科醫生,做過許多相關檢查,卻

一直沒發現是白內障惹的禍。其中好幾位醫生判斷可能是雷射近視手術出問題,甚至有醫生建議她

再做一次手術矯正視力,卻忽略了是高度近視引發的病變問題。


潘志勤強調,雷射近視手術是由眼球前方的角膜下手去矯正近視,並無法改善眼球結構變形的情況

,也不能防止眼球後方的視神經、視網膜及黃斑部等處的疾病。儘管高度近視的人做了雷射近視手

術,讓視力變好,但隱藏在眼球後面的老化病變風險仍然存在,不能輕忽。況且,單單只看視力,

並不能全面找出眼睛的問題。就算是擁有1.0的視力,也不代表這個人的眼睛就很健康。

 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指出,過去把「視力」當做衡量眼睛健康的唯一指標,

但有人可能測出視力1.0,還不錯,但其實已經罹患青光眼,視神經嚴重受損,周邊視力出現盲點,

造成視野很小,如果沒有發現並盡快接受治療,最後可能導致失明。因此,視力絕不是一個全面客

觀的衡量指標,視力好不代表眼睛健康、眼力正常,還需要藉由其他檢查,例如測量眼壓、檢查視

野,及眼底視神經、視網膜檢查等,全面評估眼睛健康狀況。

 

眼睛過勞,視力大危機

除了高度近視,現代人用眼過度,讓眼睛過勞,也是造成眼睛提前老化,疾病早早來報到的一大原

因。工作離不開電腦,回家又繼續擁抱電視,再加上看股市、上網、看影片、玩線上遊戲直到深夜

,正是台灣人的生活現況。眼科醫學會調查發現,台灣人平均每天盯著電視、電腦、掌上型電玩或

手機等螢幕的時間是5.3小時,其中更有超過三成的人長達 7 小時以上。然而國內外皆有研究指出,

長時間、近距離專注於螢幕,例如一天2~4小時以上,就容易出現諸如眼睛疲勞、乾澀不適、視線

模糊、暫時性近視增加(假性近視)等等問題。

台北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周盟超指出,近距離、長時間專注用眼,像是看書、看文件、看電腦或

電視、開車等,都會大幅度減少我們的眨眼次數,只達到正常的三分之一。一旦眨眼次數減少,淚

水分泌就跟著變少,眼睛缺乏滋潤,再加上張眼時,眼球一直曝露在外,水分散失隨之增加,不止

眼睛會乾澀不適,眼皮和眼球之間的磨擦也變大,更可能讓眼球慢性發炎。

 

眼睛過勞也會讓人覺得視力變差,視線模糊,甚至以為近視一直在加深。

一般人成年之後,視力趨於穩定,近視度數不至於大幅增加。但眼科門診常碰到成年病患抱怨近視

一直加深,就算重新配眼鏡,沒過多久又看不清楚,因此眼鏡度數愈配愈深。還有些人不只自覺近

視度數增加,連看近對焦也很吃力。


周盟超醫師指出,這多數是用眼過度,眼睛太疲勞,使負責調整焦距的睫狀肌一直處於用力收縮的

緊張狀態,久了之後,對焦能力變弱,出現暫時性的近視增加,或者不到40歲,老花眼情形就提早

出現。要改善及避免這種情況,最根本的方法是充分休息,平時養成多注視遠方的習慣,讓眼睛徹

底放鬆,如此可讓假性近視消失,自然會慢慢地回復到原本真實的近視度數。周盟超本身就曾利用

這種方法,成功從原來的500、450度近視,回復到425、325度的真實度數,而且近視度數不再增加

回去。

 

近視度數大增,可能是白內障

眼科醫師特別提醒,如果成年人特別是高度近視者,在短時間之內度數大幅增加,例如半年內加深

了200~300度以上,必須小心可能是罹患其他眼疾,例如白內障,而不單純是因為眼睛太疲勞,引

起暫時性近視加深。潘正勤醫師指出,一般白內障是隨老化漸進發生,視覺也會漸漸變得模糊,但

成年人如果突然近視度數增加很多,十之八九是患了年輕疾病型的白內障。特別是年輕的高度近視

者,由於眼球結構已經變形,因此發生一點點輕微的白內障,就讓水晶體膨脹得很厲害,引起度數

大幅變化,需要透過散瞳檢查,才容易找出病因。

 

小心光害催眼老

生活環境的光線,特別是陽光帶來的紫外線,也是造成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的主要原因。台北市立

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院長,也是眼科醫師翁林仲指出,眼睛經常接受紫外線照射,會引起水晶體中水

分及蛋白質變異,加速形成白內障。此外,國外研究發現,長時間曝露在不論從陽光或照明設備而

來的紫外線之下,眼睛視網膜外層的色素細胞會變薄、萎縮,進而使得眼睛負責中央視力的黃斑部

位的感光細胞受傷,漸漸出現中央視覺模糊的情況。

 

因此,頻繁從事戶外活動,卻又不注意防曬遮陽的人,眼睛也可能老得比其他人快,如同皮膚長時

間曝露在陽光下,導致粗糙長斑,容易顯老一樣。除了紫外線,可見光裡的藍光目前也被認為是造

成眼睛老化病變的危險分子。雖然藍光四處可見,但只要不是長時間、經常直接注視光源,基本上

對眼睛危害不大,但是有些在特殊強光環境下工作的人,加上用眼過度,眼睛病變的機會就大增。

病人之中許多是新竹科技人的陳瑩山醫師觀察發現,台灣有一群年輕的黃斑部病變患者,大多數是

工作中高光線傷害所致。而且,這些病人經常性用眼過度,加上在強光之下工作,使黃斑部提早出

現病變。「高度近視加上高度用眼,並且經常待在強光環境裡,這是絕對的高危險群,」他強調。

 

 

慢性病年輕化,也影響眼睛提早病變

台灣人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年輕化的趨勢,連帶使眼睛老化病變提早發生,因為這些慢性

病患者,特別是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的人,也是併發白內障、視網膜病變等眼疾的高危險群。

根據三軍總醫院眼科部呂大文主任等人的調查發現,1999~2003年間,糖尿病併發的視網膜病變是

國人盛行率最高的視網膜相關眼疾。而且,糖尿病患者併發眼部病變,導致失明的風險很高,是一

般人的25倍。國內研究調查發現,糖尿病成為20~47歲國人主要失明的原因之一,國民健康局副局

長吳秀英指出。

 

「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好,就像水土保持不良造成土石流,併發症很多,而且一旦出現症狀,就非

常嚴重,」潘正勤形容。長期血糖太高會讓視網膜周遭的微血管壁上出現微血管瘤,並且滲出液體

和血液到視網膜中,造成黃斑部水腫而影響視力,或者使血管封閉,通往黃斑部的血流變少,引起

黃斑部缺血,因此損害中央視力。進一步惡化時,視網膜和視神經上會開始不正常增生血管,然後

導致中央及周邊的視力全然喪失。

 

眼科醫師特別提醒,如能定期追蹤檢查,發現問題及早治療,糖尿病人可以不受失明威脅。不過,

有時候病人把關注焦點只放在糖尿病本身上,而輕忽了併發症的危險,加上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變

,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,病人抱著「只要看得見就沒問題,」的錯誤觀念,經常錯失早期治療時

機,直到發覺視力不良,為時已晚。因此吳秀英指出,政府及國內醫療單位努力加強糖尿病人的危

機意識、整合糖尿病人的醫療照護。例如,在糖尿病特別門診中,加入包括眼科醫師在內的各相關

科別醫師,一起診斷治療,唯有定期檢查、掌握疾病情況,並及早治療,才能減緩惡化速度,避免

踏上失明之路。糖尿病人本身也要記得定期做眼底檢查。

 

 

保健第二春視力

醫療進步,現代人壽命延長,如何到老年仍保有雄健的眼力,行動不受限制,十分重要。蔡景耀醫

師認為,以前的人壽命只有五、六十歲,而四十幾歲眼睛開始老化,對他們來說不是大問題,不過

,現代人平均餘命將近八十歲,活到三、四十,人生才走一半,接下來如何維持後半場的「第二春

視力」,個人、醫療單位、政府都需要投入努力,增加個人對眼睛保健及疾病的認知,定期篩檢,

及提升治療能力等等。你的眼睛也正快速衰老嗎?保健眼睛永不嫌晚,早一天做,就能減緩變老的

速度,臨老仍然前途光明。(審稿專家:台北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周盟超)

 

 

你的眼睛有多老?

你是不是「老人目」的最佳候選人?以下指標供你評估,你的眼睛年齡是不是已經比身份證年齡還老?

  1. 近視超過600度:眼球結構變形,變得比一般正常人胖,容易發展各種病變,諸如白內障、青

    光眼、視網膜剝離、黃斑部病變。

  2. 血糖、血脂、血壓超標:可能讓你視茫茫,甚至陷入黑暗。

  3. 每天菸不離手:眼睛內產生劇烈氧化反應,使水晶體提早老化,出現白內障。而且,抽菸還阻

    礙眼部的血液循環,養分供給受阻,讓眼睛組織快速退化。抽菸的人提早罹患黃斑部退化的風

    險是不吸菸者的2~3倍。

  4. 經常在大太陽底下趴趴走又懶得遮陽:會加速眼睛衰老,如果你酷愛戶外活動,但卻懶得為雙

    眼阻隔紫外線,眼睛可能會比60歲的人還老。

  5. 每天盯著電腦、電視超過4小時:頭痛眼花、乾澀不適,你該適時和螢幕分手了!再黏下去,

    你的眼睛可能比你不會用電腦的老爸老媽還更老。
 
 
出處:康健雜誌 第112期 2008/03/01 出刊    作者:謝曉雲  
 

 

   

中華技術學院網頁製作 版權所有 © 2008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b 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.